洞见湾区丨做好三方面功夫,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王继昌  近日,包括深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在内的全国15家文化产业园区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也由此成为深圳首个通过创建验收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及园区建设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显著,并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的目标定位。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含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1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9家,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2家。2022年6月,深圳被国务院认定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的地方”。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0.9%。文化产业的生产运营集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于一体,文化产业园也多汇聚生产、交易、休闲等功能,在拉动文化产业经济、整合文化资源及打造社区文化空间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一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仍需更好地平衡经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优化提升公共治理服务功能,促进与社区空间的更有效联动。一方面,需要规避“市场失灵”现象。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教授研究团队认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高生产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特点的产业,其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也就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公共治理。比如,成都市西村大院因过度依靠市场选择,而呈现出教育培训产业占比过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城市和社区空间的联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曾咏梅副教授研究团队曾表示,湖南众多文化产业园区各主体之间缺乏统一协调、联动发展的能力,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得较为封闭,与周边街区、社区隔离,缺乏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园因为其聚拢大量文化资源信息,容易形成“二房东”和“物业”模式的“瓦片经济”,一定程度上导致园区陷入低质量发展的循环。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建议以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为代表的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可关注三方面举措:一是注意根据产业园定位及布局适当调整园区内企业结构,向体量小、潜力大的企业提供商事服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搭配适当的租金减免与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避免“市场失灵”等现象发生。二是探索通过“空间+内容+运营”等模式,深化厂区、街区、社区融合,更加高效地利用产业园内文化资源。比如,北京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有限的空间里挤出20%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城市书房、演艺空间、艺术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每年举办数百场文化活动,为城市社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文化产业集群整体获取、加工、存储、传输和反馈信息等流程的效率,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助力建设现代化集群式文化产业园区。